中国馆位于世园会核心景观区山水园艺轴的终点,是世园会***重要的建筑之一,其南侧为山水园艺轴的起点——园区1号门,北侧为妫汭湖,西侧为永宁阁,东侧为中华园艺展示区。中国馆仿佛一柄如意坐落在山水田园之中,它结合了本土的园艺智慧,体现了悠久的中华农耕文明,讲述了人与自然的美丽故事,采用符合本土理念的材料及适用技术,***终成为一座有生命、会呼吸的绿色建筑。
▼中国馆外观远景

场地设计的另一个巧妙之处在于——利用南北高差,不同标高均可直通室外。红线范围内场地标高在484.80-483.80之间,地势总体情况为南高北低。用地北侧妫汭湖驳岸标高为478.00,与场地有约6米高差。根据展厅单***线的设计,并结合地下室设置,减少挖方量的考虑,从红线南侧开始起坡至建筑主入口逐渐抬高地面标高4米,一层主入口(±0.000)标高为488.30,地下一层北侧临湖出口标高为-6.000,绝对标高为482.30,从而实现了“不同标高南进北出”的场地设计策略。
▼项目区位分析
 ▼场地分析
 ▼方案生成过程
 ▼中国馆南侧主入口
 ▼中国馆外观近景
 会时,游客经南侧广场进入中国馆,因主入口标高(绝对标高为488.30)与南侧道路标高(484.40)存在近4m高差,游客需走一个近100m长的缓坡,缓坡坡度不到4%,满足无障碍通行要求的同时也不会使游客产生疲惫的感觉。经过缓坡,来到开敞的半围合式前广场,广场周围是长满植被的层层梯田。广场中心处是一个圆形水院,水槽中的水溢出后经瓦屋面下落至地下层,形成壮观的水幕效果。
▼中国馆轴测图及空间流线
 ▼中国馆的屋架系统
 ▼中国馆南侧主入口广场
 ▼中国馆南侧主入口广场局部
 ▼开敞的半围合式前广场,广场周围是长满植被的层层梯田
 ▼绿色的梯田与红色的屋面系统相适应
 ▼梯田细节
 进入建筑,***先到达的是序厅,绿色的水刷石墙面,***面带有绿叶图案的软膜天花和深浅搭配的绿色格栅,仿佛把游客带入了一个绿色森林。
▼序厅,采用绿色的水刷石墙面,***面设置着带有绿叶图案的软膜天花和深浅搭配的绿色格栅
 穿过序厅门洞,进入一层西侧展厅,这是一个绿意盎然的世界,尽管被埋于土中,***部采光洞口的设计可将二层的自然光引入其中。沿坡道缓缓上升,空间变得越来越明亮,由玻璃和ETFE膜作为***面的二层展厅,给人豁然开朗的感觉,向东穿过展厅可到达中部观景平台,这是整个建筑***宽敞开阔的空间,在此向西北,可远眺永宁阁、向东北,可看到妫汭剧场和国际馆。
▼通过坡道从一层去往二层(左),二层观景平台(右)

 ▼由玻璃和ETFE膜作为***面的二层展厅
 ▼二层观景平台,向西北可远眺永宁阁,向东北可看到妫汭剧场和国际馆

 ▼从中国馆室内看室外
 从观景平台进入东侧展厅,其空间形式与西侧展厅为镜像关系,从一层东侧展厅经扶梯可进入地下展厅。在下沉水院,看流水从瓦屋面跌落,好似中国民居中 “四水归堂”的景致。参观完毕从北侧出口离开,游客可便捷地到达妫汭湖边。
▼中国馆夜景
 ▼中国馆主入口广场夜景
 ▼中国馆主入口及圆形水院夜景
 ▼总平面图

|